首页 资讯 正文

2025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

体育正文 24 0

2025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

2025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

2025年端午节期间,以“黄河之滨也很(hěn)美”为主题的群众文化(wénhuà)活动在金城关文化广场举行。在为期3天时间(shíjiān)里,这场艺术盛会以黄河文化为魂(wèihún),以端午民俗(mínsú)为脉,将古琴之幽、非遗之活、群文之乐编织成一幅古今交响的文旅融合画卷,让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,在传统节日里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。

活动首日,一场“琴韵黄河”古琴专场音乐会堪称点睛之笔。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抚琴而奏,《阳关三叠》《流水》等经典曲目在金城关的飞檐下回荡。琴音或(huò)如(rú)大河奔涌,或似丝雨润物(wù),与背后奔流的黄河水形成奇妙共鸣。观众席中,既有(jìyǒu)白发老者闭目沉吟,也(yě)有孩童随着节奏轻轻摇摆——这跨越千年的艺术,正以最(zuì)朴素的方式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。

活动中,更有兰州鼓子、八门拳、花儿等经典非遗节目展演。舞台之上,兰州鼓子的(de)铿锵唱腔划破(huàpò)长空,表演者怀抱三弦,十指翻飞(fānfēi)间,琴音如黄河浪涛般奔涌,高亢的唱词在砖雕飞檐下回荡。台下,年长的观众跟着节奏轻拍大腿(dàtuǐ),年轻观众则举着手机全程录制。还有八门拳表演也是(shì)吸引(xīyǐn)眼球,一招一式虎虎生风,与广场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。

最惊艳的(de)莫过于“花儿(huāér)”歌手奉上的一曲《四季采花》。极具原生态特色的唱法里既有高原的辽阔,又有黄河的柔情,台下瞬间沸腾。现场欢呼的声浪层层叠叠,最终与(yǔ)黄河涛声融为一体。

如果说非遗展示是“专业秀(xiù)”,那么群众文艺演出则是百姓的狂欢。连日来,沿河两岸人群如潮,在群文艺术的装点下,黄河边的烟火气与(yǔ)诗意完美(wánměi)交融。

端午期间,天天都有近千名市民和游客齐聚母亲(mǔqīn)河畔,在精彩纷呈的(de)群文(qúnwén)演出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端午文化盛宴。“这比电视上(shàng)看的演出带劲多了,就是要让孩子看看咱兰州人自己的端午节。”家住七里河区的王女士激动地说,假日里她特意带着小孙子来看演出。

演出中,本土群文团队的(de)节目很是引人注目,接连奉上了舞蹈《红珊瑚》 《春色满园(chūnsèmǎnyuán)》等高(gāo)水准的节目,演员们用灵动的身姿演绎出黄河文化的韵律。

“这些作品接地气、有温度,让我们看到了(le)兰州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力。”一位兰州大学的学生观看演出后表示:“传统文化只有与当代(dāngdài)生活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才能真正活起来、传下去。”

舞台上,兰州市文化馆苟国强男声独唱(dúchàng)《在那遥远的(de)地方》引得台下掌声雷动;丹枫艺术团带来了欢快(huānkuài)的舞蹈《希望》,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兰州人的精神风貌。这种全民参与的演出形式,让文化真正走进(zǒujìn)了百姓生活。

据主办方介绍,此次演出共组织了20多个本土文艺团队参与(cānyù),参演人员(rényuán)达300余人。演出不仅展示了兰州(lánzhōu)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,更展现了新时代兰州人民的精神风貌。

“黄河是兰州的母亲河,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”兰州市文化(wénhuà)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毛玉铎表示(biǎoshì):“我们将继续(jìxù)深挖黄河文化、丝路文化内涵,打造更多具有兰州特色的文化品牌,让传统文化在(zài)新时代绽放新光彩。”

夜幕下的黄河水(huánghéshuǐ)缓缓流淌,舞台上的欢声笑语久久回荡。这场集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于一体(yītǐ)的文艺演出,不仅为兰州人民奉献了一场文化(wénhuà)盛宴,更让黄河之滨的端午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(shǒuxíjìzhě) 李 超 文/图

2025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