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从网箱密布到水清岸绿,万峰湖的(de)涅槃,恰是(shì)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。毅然拆网箱,拆除的是短视的枷锁;悉心护碧水,换来的是持续的业兴。万峰湖用(húyòng)一泓碧波见证:人与自然,不是此消彼长的博弈,而是(érshì)共生共荣的和鸣。
乍暖还寒(zhànuǎnháihán)的(de)三月(sānyuè),万峰湖已是春意盎然。工作之余在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科丰大坝附近散步,是胡召根多年来(lái)的习惯。这天清晨,他照例又来到湖边。抬头远眺,湖两岸的山头上,在春风中苏醒过来的草木竞相伸展着蛰伏(zhéfú)了一个冬季的身子,树木枝头姹紫嫣红的花朵争奇斗艳,忙碌(mánglù)的蜜蜂飞绕其间,奋力扇动的翅膀与扑面而来的暖风,合奏成了一曲春天的交响。
胡召根是(shì)天生桥(tiānshēngqiáo)一级水电开发公司水力发电厂(chǎng)运营管理部副部长,到水电站工作以来,就一直与万峰湖打交道。这些年来,他亲眼见证(jiànzhèng)了万峰湖水的变化:曾几何时,湖水变浑变浊,湖面上刺鼻的鱼腥恶臭令人作呕。经过持续治理,眼前的万峰湖水清澈如许,纯净透明。
微风(wēifēng)拂过,绿莹莹的(de)湖面上泛着点点涟漪,犹如星星铺在湖面,亮晶晶的。大坝下面不远处,薄雾如轻纱,温柔地笼罩着静谧的坝盘古寨,为(wèi)这座布依古寨增添了几分神秘。碧水倒映着古寨、薄雾和群山(qúnshān),一眼望去,水上一个古寨,水下一个古寨,相互交融(jiāoróng),如梦如幻。如今的坝盘古寨,被游客赞誉为中国版“马尔代夫”。
“这湖水,终究还是养(yǎng)回来了!”眼前的美景,让胡召根禁不住(jīnbúzhù)浮想联翩。
万峰(wànfēng)湖犹如一颗绿宝石,镶嵌在黔、滇、桂三省区交汇处。水域面积广阔,近180平方公里,贯穿贵州(guìzhōu)兴义、安龙,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、西林以及云南罗平5个县市。1991年,国家(guójiā)建设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,在南盘江流经的科丰筑起(zhùqǐ)高坝蓄水发电。1998年,开始蓄水,往昔(wǎngxī)的山旮旯、纵横交错的沟壑渐渐被江水填满,形成宽阔的湖面。因湖泊被重峦叠嶂的山峰环绕(huánrào),得名万峰湖。
万峰湖蓄水量(xùshuǐliàng)达102亿立方米,湖内全岛、半岛、港湾、内湖(nèihú)相互交错,烟波浩渺,湖光山色美不胜收,令人心驰神往。经国务院(guówùyuàn)批准,马岭河峡谷被(bèi)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成为响当当的旅游品牌,万峰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养心一湖水(húshuǐ),怡情万重山。”曾经,前来游玩的旅客无不为之赞叹,万峰湖那碧波荡漾的湖水,宛如一块巨大(dà)的天幕(tiānmù),在微风中轻轻舞动。阳光洒下,湖面(húmiàn)波光粼粼,似繁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,金光闪烁。这里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是休闲度假(dùjià)的胜地。万峰湖里的鱼儿又肥又大,还容易上钩,更是让垂钓者惊喜不已,一年四季都能尽情垂钓,简直(jiǎnzhí)就是垂钓者的天堂、旅行者的福地。
万峰湖水质优良,湖里的鱼肉鲜味美,很受欢迎,游客纷至沓来,搬迁到湖边(húbiān)的老百姓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。2013年,王宏勇与17位志同道合的村民(cūnmín)携手,组建了兴义市南盘江船舶有限责任公司,购置18艘游船,投身水上旅游事业。李永堂则带着家人(jiārén)在湖上开起了水上餐厅,专卖万峰湖里的鱼。看着他家的生意(shēngyì)不错,一些村民也(yě)跟着(gēnzhe)开办水上餐厅。
“万峰(wànfēng)湖(hú)的鱼好吃!”游客吃鱼、钓客吃鱼,甚至有的人不顾路途遥远来到万峰湖,就是为吃上一餐万峰湖里的鱼。
吃上(shàng)旅游饭的村民,收入逐年递增,大家都欢喜不已。
一些外地人纷纷来到万峰湖从事网箱养鱼。眼见网箱养鱼利润(lìrùn)可观,沿湖老百姓也(yě)纷纷效仿,万峰湖网箱养鱼开始蔓延开来,成为(chéngwéi)湖边老百姓主要的增收产业。
住在兴义市南盘江镇田寨(zhèntiánzhài)村的(de)韦国学,看到四川人在湖里网箱养鱼,便跑去帮忙干活,暗自学艺。掌握养殖技术后,他筹资(chóuzī)7万元,建起20多个网箱开始养鱼。第一年,就收入10来万元,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挖到第一桶金后,他把6米(mǐ)乘6米的小网箱换成60米乘60米的大(dà)网箱,收入逐年增多。
养鱼户(yǎngyúhù)日益增多,湖面上的网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密密麻麻的。鱼儿数量迅速增长,投入湖中的饲料亦如纷纷扬扬的雪花。鱼儿和人粪便(fènbiàn)、餐厨垃圾排入湖水中,曾经澄澈的湖水,变得污浊,水质逐日恶化。有时候(yǒushíhòu),鱼儿会毫无预兆地(dì)死去,养殖户们(men)满心焦虑,却不知道缘由。
水质富营养化愈发严重(yánzhòng),为水上漂浮植物的异常繁衍埋下(xià)隐患。随着网箱的无序扩张,大量富含氮、磷等物质的污水未经(wèijīng)有效处理便排入湖中,这无疑为水上漂浮植物的滋生繁衍提供了(le)肥沃的温床。加之万峰湖区域水流相对平缓,气候温暖湿润,为喜温暖、好静水(jìngshuǐ)的植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。
出现(chūxiàn)的水白菜,正是这种生态失衡的产物。
在兴义市三江口镇的(de)万峰湖区域,水白菜如不速之客,悄然现身。起初,人们还(hái)善待它,叶片又肥又厚,表面毛茸茸的,柔软且富有弹性,一些村民捞回来砍(kǎn)碎后喂猪喂牛。零星(língxīng)地长在水里,还是点缀,为湖面增添绿色。
水白菜,学名大薸,原产(yuánchǎn)巴西。因其(qí)外形酷似大白菜,人们便赋予它水白菜这个形象的名字。水白菜喜高温高湿气候,耐寒性差。20世纪50年代,作为牲畜饲料曾(céng)被推广种植。
水(shuǐ)白菜是多年生水上漂浮植物,雌雄同株,繁殖速度惊人,后来被列入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。短短一年多时间,水白菜便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在万峰(wànfēng)湖面上蔓延至云南(yúnnán)、广西区域。水白菜根系相互(xiānghù)缠绕交织,密密麻麻地将整个湖面遮盖得严严实实,宛如一张巨大(jùdà)而致密的网铺展在湖面,船只难以(nányǐ)通行。导致万峰湖水质持续恶化,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。
水白菜治理(zhìlǐ)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早在2004年(nián),万峰湖水白菜泛滥,就引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高度关注,迅速组织贵州、广西、云南三省区的环保专家联合(liánhé)展开详尽调查。2004年9月(yuè),黔、滇、桂三省区保护万峰湖生态环境座谈会(zuòtánhuì)在兴义市召开。治理万峰湖污染的大幕缓缓拉开。兴义市、罗平县、西林县雇请专人持续打捞(dǎlāo)水白菜,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开展联合执法检查。
经过持续清理,湖上的(de)水白菜最终被清除,万峰湖重拾往日的美丽与宁静。岂料,好景不长,命运似乎又一次(yīcì)与这片美丽的湖泊开了个残酷(cánkù)的玩笑,一场更为巨大的生态灾难,如狂风骤雨般汹涌袭来,将这来之不易(láizhībùyì)的治理成果击得粉碎。
俗话说,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。”随着万峰(wànfēng)湖淡水鱼的名气越来越大,销路(xiāolù)越来越好,赚到钱的养殖户开始盲目扩张网箱养鱼规模,过去持观望态度的人,也(yě)一窝蜂涌来,湖面上的网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岸边(ànbiān)山上的树木、竹子被(bèi)大量砍伐,用来搭建网箱,植被遭到严重破坏。
无序(wúxù)扩张的网箱越来越多,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布满湖面,让船只再次陷入航行困境,湖水的鱼腥味、恶臭味、尿臭味比水白菜泛滥时更加(gèngjiā)浓烈刺鼻,站在岸边就(jiù)会觉得恶心难受。受此影响,游客人数锐减。
王宏勇站在湖边,无奈地摇着头。心想,这旅游饭是吃(chī)不成了。他决定也加入网箱养鱼的行列(hángliè)。
养殖户还在不断增加。到2016年底,仅兴义市和安龙县在万峰湖面的网箱养鱼数量(shùliàng)就(jiù)达(dá)(dá)到104.4万口,面积达467万平方米,养鱼户多达1367户。平均每天投入的饲料高达5000吨。一遇到低温天气,湖面上就会漂浮着大片死鱼。2017年,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(dūcházǔ)督察时指出,珠江流域万峰湖库区网箱面积达7072亩,已超过(chāoguò)规划养殖面积3.93倍。
警钟再次敲响,恢复和保护万峰(wànfēng)湖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!
在国家(guójiā)及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,黔西南州成立了万峰湖生态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指挥部(zhǐhuībù),兴义市、安龙县也分别设立分指挥部,从州直相关部门和兴义市、安龙县抽调300多名干部(gànbù),专项治理工作启动(qǐdòng)。
2017年7月,黔西南州召开治理万峰(wànfēng)湖动员大会(dòngyuándàhuì),发出的动员令铿锵有力:“一定要走出一条(yītiáo)经济发展(fāzhǎn)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,用实际行动,把清澈美丽的万峰湖归还给老百姓!”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众志成城,坚决打赢万峰湖污染源治理攻坚战!”
会后,“清网行动(xíngdòng)”在万峰(wànfēng)湖上迅速展开。7月13日,300多名干部分成多个工作小组,分片分点包保负责,精准摸清网箱养殖、水上餐厅底数。他们耐心动员(dòngyuán)养殖户上岸转产,给养殖户、水上餐厅留出充足的时间处理网箱里的鱼,再(zài)拆除网箱。
因为湖水污染游客来得少(shǎo),水上餐厅本来(běnlái)也就没有了生意,动员工作好做。
时任南盘江镇镇长岑国仲带领工作小组来到“老巴结水上餐馆(cānguǎn)”做拆除动员工作。餐馆主人李永堂笑哈哈地说:“万峰湖水越来越臭,来吃(chī)鱼的人越来越少,如果你们真能够把万峰湖治理(zhìlǐ)成原来的样子,让游客(yóukè)重新回来,我愿意搬到镇上去。”
他们又来到韦国学家做起(zuòqǐ)转产上岸动员工作。
“不养鱼,还能做什么?”韦国学(guóxué)顿时急了。
“再这么养下去,万峰湖都要变成臭水塘了。”岑国仲耐心解释(jiěshì)道。
“老话说得好,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我们(wǒmen)就靠着这湖水(húshuǐ),不养鱼,以后怎么生活啊?”韦国学反问道。
“我理解你的想法,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很多种吃法。你看看(kànkàn)杭州西湖,现在还有人(rén)在湖里养鱼吗?可围着西湖居住(jūzhù)的老百姓,哪家不是生活富足?”
“我没去过,不(bù)清楚。”
岑国仲摸出手机,递给韦国学(guóxué):“你看看,这就是西湖。”
韦国学凑过头,看到手机里的画面:湖水清澈,几艘游船飘荡在湖面上(shàng),船上坐满了人(rén),湖边还有不少人在排队购买物品。他(tā)不禁脱口而出:“真漂亮,人好多啊。”
“你看,人家也是靠水吃水,利用湖泊发展旅游业(lǚyóuyè)。我们(wǒmen)万峰湖面积比西湖大很多,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我们好好发展旅游,肯定也会(huì)很不错!”
“你说得倒是轻松,搞(gǎo)旅游哪是我们能做到的。”
“发展旅游要靠政府(zhèngfǔ)引导,企业主导。等游客来了(le),你就在这儿做好服务,哪怕摆个小摊卖葵花籽,也能赚钱。”
“两扇磨子做(zuò)耳环,说来容易做起难。发展旅游要(yào)等到什么时候啊!”
“不用等太久,只要万峰湖恢复以前的样子,游客自然就会来(lái)。你想想,以前来这儿旅游(lǚyóu)、钓鱼的人有多少?”
“以前来的(de)人确实挺多的。”
“以前万峰湖水清景色美,所以游客爱来。现在没人来(méirénlái),就是因为水变臭了,环境变(huánjìngbiàn)差了。”
几番对话下来,韦国学回头看着湖面上(shàng)密密麻麻的网箱,陷入了(le)沉思。
岑国仲见状,知道韦国学是担心网箱里的鱼。便(biàn)接着说:“又没让你马上就转产,可以(kěyǐ)等网箱里的鱼卖完了再拆网箱。”
韦国学没有回应,此时他的心里愈发迷茫(mímáng)。
夜晚,韦国学独自呆坐在湖边,望(wàng)着湖面上星星点点的(de)灯光,捧起一捧湖水,湖水黏稠(niánchóu)不堪,一股腥臭扑鼻而来。他急忙钻进(zuānjìn)鱼棚,用肥皂洗手,随后抱起水烟筒,咕咚咕咚猛抽起来。抽着抽着,这些年养鱼遇到(yùdào)的辛酸,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闪现:2008年和2010年,养的鱼都长到(zhǎngdào)2斤左右了,却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光,湖面上漂满了白花花的死鱼,怎么捞都捞不完。这两次死鱼事件,让他血本无归。2011年6月的一天,湖面上突然狂风(kuángfēng)大作,吹翻网箱和鱼棚,6个网箱里2万(wàn)多斤鱼全部跑光,损失20多万元。
邻居李廷富看到网箱被吹翻,上前抢救,结果被倒下的网箱卷入湖中,差点(chàdiǎn)丢了性命。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(duōnián),但每次回忆起,依旧心有余悸。可话(kěhuà)又说回来,不养鱼又能做什么(shénme)呢?韦国学心里还是拿不定主意。
接连几天,一波(yībō)又一波的工作(gōngzuò)人员来给韦国学做思想工作,他渐渐意识到,这次整治是动真格的(dòngzhēngéde),看来这鱼确实养不成了。如果万峰湖能像(xiàng)西湖一样,有那么多游客来游玩就好了,只要有人来,卖什么都能赚钱。拿不定主意的韦国学,只好打电话给在外地(wàidì)工作的儿子韦开云商量。
“爸,你(nǐ)这些年养鱼也存了些钱吧?”
“钱都供你们几姊妹(zǐmèi)读大学了,就是你们工作这几年才存了点。”
“我也有点积蓄,要不把房子翻盖一下,以后开民宿吧。你去看看万峰林(fēnglín),在那里做民宿的(de)很多家都赚了钱。”
“这个我(wǒ)不懂,你做什么我都支持。”
和儿子通完电话,韦国学心里好受了一些。他想,等工作队再来,就答应卖完鱼(yú)上岸转产。至于以后的(de)发展,就听儿子的。
2017年底,韦国学和南盘江(nánpánjiāng)镇的360多户养鱼户一起,拆除网箱(wǎngxiāng),上岸转产。
老百姓拆除自己的(de)钓鱼棚。
如果说万峰湖的(de)“水白菜”泛滥是天灾,那么(nàme)网箱养鱼的无序扩张就是人祸。战胜天敌,一呼百应,进展顺利;治理“人祸”,难免会触及不少人的切身利益(qièshēnlìyì),推进异常艰难。一些养鱼户不理解不支持(zhīchí),甚至坚决抵制。
李贵森(lǐguìsēn)就是其中一个。
工作队隔三岔五就(jiù)去他家做工作,可(kě)每次去,李贵森就只有一句话:“我就不拆!”
2017年11月6日(rì),工作(gōngzuò)队员卞忠宝、李国飞、李长江(chángjiāng)三人乘坐快艇,再次前往李贵森的养鱼船上做思想工作。当时,李贵森正在向网箱里撒饲料。
“贵森,你家网箱(wǎngxiāng)11月9日前要(yào)拆10%,你清楚这个事吧。”卞忠宝说道。
李贵森站在网箱上,眼睛瞪得像发怒的公牛,恶狠狠地盯着(zhe)卞忠宝(biànzhōngbǎo)怒吼:“要我拆网箱,没门!”
“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,你说话怎么这么不讲理呢?”卞忠宝问道(wèndào)。
“老子就不讲理了,你(nǐ)能把我怎么样?”
“你年纪还没(méi)我大,在这儿充什么老子?”
“我(wǒ)就充你老子,看你敢把我怎么样?”
卞忠宝气得握紧拳头,向前迈了一步。眼看就要动手,李国飞赶紧一把(bǎ)拉住他:“我们(wǒmen)是来做思想工作的(de),不能激动。”然后又对李贵森说,“贵森,你把网箱拆除10%,每平方米有20元的奖励;要是找不到工人,我们可以帮(bāng)你找。”
李贵森依旧紧握拳头,眼睛(yǎnjīng)瞪得圆圆的,一言不发。
多次沟通无效,指挥部(zhǐhuībù)研究决定,依法依规拆除。
11月9日,岑国仲带着工作队员(duìyuán)又一次登上李贵森家的网箱,宣读(xuāndú)了指挥部将依法拆除网箱的决定。
决定还没有宣读完,李贵森一个箭步跳过网箱,转身(zhuǎnshēn)跑进鱼棚。不一会,他铁青着脸(liǎn),提着一桶汽油,跳到网箱中间,放下汽油桶(qìyóutǒng),一边拿着打火机,一边愤怒地(dì)喊道:“哪个敢拆网箱,就叫他有来无回!”
“所有人员回到船上!”见此情景,岑国仲赶紧喊道(hǎndào)。
“咔嚓”,李贵森按下打火机开关,火苗(huǒmiáo)刚冒出来,就被风吹灭了,一连几次(jǐcì)都被吹灭,他的手颤抖起来,身子也颤抖起来,满脸通红,青筋直冒(zhímào)。
“贵森,你不要冲动,你找不到工人,我们来帮你拆网箱(wǎngxiāng)。”岑国仲站在船头,轻言细语劝道(quàndào):“让大家拆网箱,还不是为(wèi)以后有个好的环境,出发点是为大家好”。
风越吹越大,李贵森看着手里的打火机发愣,忽然(hūrán)扬手(yángshǒu)将打火机甩到湖里,眼里满是迷茫。
“我是(shì)了解你的,过去和你商量事情,都配合得很好的嘛。”岑国仲转移话题(huàtí),想让李贵森平静下来。
一阵江风吹过脸颊,李贵森情绪慢慢平静下来。岑国仲看准时机回到网箱上,继续与他聊家常,不再说拆(chāi)网箱的事情。聊着聊着,李贵森说:“镇长,我其实也晓得现在的万峰湖就是一个臭水塘,以后不仅不能养鱼(yǎngyú)(yǎngyú),在湖边居住都(dōu)不行了啊!这个道理我都懂,只是不养鱼了,我能(wǒnéng)做什么啊?”
“你放心,对大家上岸转产政府是(shì)有(yǒu)安排的,绝不会让一个老百姓饿着。”
最终,李贵森答应三天内(nèi)拆除(chāichú)网箱总面积的20%以上,等鱼卖完就全部拆除。
李贵森的转变,让那些原本(yuánběn)态度强硬的养殖户也纷纷改变想法,陆续拆除了湖上(húshàng)的网箱。
到2018年4月25日,万峰湖“清网行动”提前取得决定性胜利。万峰湖面上重归于平静。经过(jīngguò)一段时间的治理、涵养与净化(jìnghuà),水质逐渐好转,往昔污浊(wūzhuó)的湖水也慢慢变清了。
如果说万峰湖网箱(wǎngxiāng)清理整治是(shì)一场攻坚战,那么确保养鱼群众上岸转产生活不受影响、有稳定收入来源,则是一场持久战。
污染整治结束后,为了巩固整治成果,让万峰湖(hú)水更(gèng)清、岸更绿、湖更畅,贵州、广西、云南共同成立了“黔桂滇三省(区)五县(市)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”。黔西南州还制定出台了《百姓富·生态美万峰湖发展规划》等(děng)文件,推动万峰湖水域及湖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起“生态渔业+果树种植+乡村旅游(lǚyóu)”的发展格局(géjú)。
万峰湖老百姓(lǎobǎixìng)在精品水果示范基地务工。
2018年,韦国学家一栋4层的新房修建(xiūjiàn)好,开办起了民宿。
2019年春节前,在外工作的儿子(érzi)韦开云回到家中,和父亲一起经营民宿。不久后,韦开云还担任(dānrèn)了村里的统计员。
韦国学家的(de)民宿取名“湖兮悦”。随着万峰湖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的逐渐恢复,湖水越来越清澈,游客和垂钓者又渐渐多了起来。民宿一开业就受到游客的欢迎,当年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(wànduōyuán)。
2023年以来,随着旅游市场回暖,客栈(kèzhàn)的入住率不断提升(tíshēng),2024年夏季,入住率保持在70%左右,收入增加到9万多元。
从(cóng)过去靠水养鱼,到如今靠水留客,“靠水吃水”的(de)“吃法”变了,韦国学一家的生活也迎来了新(xīn)的转机,幸福感与获得感比养鱼时倍增。
闲暇时分(shífēn),韦国学总爱(zǒngài)漫步在万峰湖边。生于斯长于(chángyú)斯,与这片湖水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。他常常感慨:“只要我们善待这湖里的水,湖水肯定也会回馈我们。”
回到(dào)南盘江镇街上(jiēshàng)的(de)李永堂,用自家的房子开办了“江上鱼庄”餐馆。他做的糟辣鱼堪称一绝,鱼端上桌,一股浓郁且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,食欲也随之(suízhī)被瞬间勾起。那盘中的糟辣鱼,在红辣椒与绿辣椒的映衬下,特别诱人,泛着迷人的光泽,让人垂涎欲滴。夹起一块鱼肉(yúròu)(yúròu),鲜嫩的质感就在筷子之间,仿佛稍一用力,鱼肉就会顺着纹理散开(sànkāi)。放入(fàngrù)口中,先是感受到鱼肉的嫩滑,它如同云朵般轻盈地在舌尖上散开,细腻的肉质入口即化,每(měi)一丝纤维都饱含着鲜美的汁水。紧接着,糟辣椒的味道开始在口腔中蔓延开来。每咀嚼一口,都能感受到鱼肉的鲜香、糟辣椒的酸辣在口中交织(jiāozhī)碰撞,层次丰富而又和谐。咽下之后,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夹上一块,继续沉浸在这美妙的滋味之中。独特的美味再加上周到的服务,鱼庄开业后生意一直很(hěn)红火。
王宏勇(wánghóngyǒng)如今将全部心思放在游船上。治理后的万峰湖,恢复(huīfù)了往昔碧波荡漾、青山倒映的秀美模样,游客们又(yòu)慕名而来。18艘船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,王宏勇与股东们商议后,逐步增加船只。到(dào)2024年国庆节,公司的游船数量已增加到77艘。
李贵森上岸转产后,加入兴义市佰信(bǎixìn)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。这家合作社是(shì)苏仕顺牵头领办的。苏仕顺曾经是养鱼大户,他的网箱面积曾达20000多平方米。网箱拆除后,他与同村几位上岸转产的乡亲联合成立合作社,引进黔西南州宝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流转500亩土地,带领村民们种植晚熟脐橙(qíchéng)、沃柑等精品水果(shuǐguǒ)(shuǐguǒ)。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,坝艾村(àicūn)50来户转产上岸的村民中,已有20多户加入了精品水果种植队伍。
初春时节,万峰湖边的野鸭(yěyā)滩,一片(yīpiàn)繁忙景象。工人们穿梭在(zài)柚林间,熟练地进行果树管护。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(liúzhuǎn)了3200多亩土地,种植多种(duōzhǒng)水果,并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+合作社”的模式,带动当地精品(jīngpǐn)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。公司优先雇佣上岸转产的渔民,常年在这里就业的就有50多名,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。
在政府的扶持下,许多转产上岸的养殖户利用万峰湖低热河谷地带的气候优势,踏上了创业新征程。他们种植芭蕉、芒果、柠檬、柑橘(gānjú)、枇杷等(děng)。仅兴义市沿湖(yánhú)5个乡镇,种植面积就将近5万亩。
万峰湖老百姓在精品水果示范(shìfàn)基地务工。
黔西南州的“清网行动”得到了云南和广西两地的积极响应与协同配合。两地沿湖的几个县迅速跟进,开展(kāizhǎn)万峰湖网箱整治行动,联合开发(kāifā)水域。2022年(nián)6月,兴义市(xīngyìshì)、安龙县、西林县、隆林各族自治县、罗平县5县市共同商议,决定开发万峰湖大水面生态养殖项目。他们以各自所(suǒ)占水面作为固定资产入股,联合成立了“黔桂滇万峰湖渔业有限公司”,对万峰湖进行统一(tǒngyī)开发,采用“人放(rénfàng)天养、自然生长”的模式,全力打造万峰湖生态鱼品牌。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景,蓝天也是幸福。要像(xiàng)保护眼睛(yǎnjīng)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,不能手软,不能下不为例(xiàbùwéilì)。这一理念,在万峰湖的治理(zhìlǐ)与守护中得到了充分践行。
2022年4月21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督促整治万峰湖流域(liúyù)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。同年8月26日,黔西南州(qiánxīnánzhōu)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(huìyì)通过了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万峰湖保护条例(tiáolì)》,12月1日,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,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(shīxíng)。
跨省区行政部门、公安机关在万峰湖流域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,检察机关也构建了“派驻+巡回”的监督和协作模式。为万峰湖的生态环境治理(huánjìngzhìlǐ)保护、法治(fǎzhì)宣传提供(tígōng)坚实的法治保障,有力推动了珠江上游的保护和绿色(lǜsè)经济发展。
尽管每年实行禁渔期相关规定,仍有极少数人受(shòu)利益驱使,无视法律法规。2023年4月,马某在万峰湖三江口水域,以电鱼的方式非法捕鱼(bǔyú),被民警(mínjǐng)当场抓获。兴义市(xīngyìshì)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,缓刑一年,同时责令其承担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责任,赔偿(péicháng)渔业资源补偿费4746元。通过媒体向大众致歉。
近两年来,当地司法机关始终坚持(jiānchí)“谁破坏、谁修复(xiūfù)”的原则,在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的同时,更加注重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运用(yùnyòng),实现了惩治犯罪与保护生态的双赢,持续推动万峰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。
就在今年2月底,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发布了2025年珠江流域禁渔期公告,规定禁渔期为3月1日(rì)0时至6月30日24时,明确了禁渔水域。在此期间,包括万峰湖在内的(de)水域,禁止天然渔业资源(yúyèzīyuán)的生产性捕捞(bǔlāo),严禁扎巢取卵(qǔluǎn),挖沙采石和从事其他影响鱼类生态的活动(huódòng),严禁收购、销售在禁渔期和禁渔区内捕捞的渔获物。因保种保育、科研教学、调查监测等特殊(tèshū)需要采捕水生生物资源的,须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准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在万峰(wànfēng)湖沿岸的百姓心中,已成为最真切的生活写照。在湖边经营“版纳(bǎnnà)渔家乐”的韦兴疆,看着万峰湖水质一年(yīnián)比一年好,满心欢喜地在大门上写下“万峰湖畔喜迎(xǐyíng)白鹤栖渔户,盘江碧波笑迎红鲤跃龙门”的对联,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。
太阳缓缓升起,薄雾渐渐散(sàn)去,万峰(wànfēng)湖在朝阳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。坝盘古寨的大榕树下,传来被誉为天籁的布依族八音坐唱。一曲喜庆的迎客(yíngkè)调弹唱结束后,村民们(men)又唱起了欢快的山歌:“我家住在美丽的万峰湖边,万峰湖山(húshān)美水美人精神,远方客人快快来,划桨板、坐竹筏,赏美景品美食,哎……”
欢快的(de)歌声飘进了(le)胡召根的耳中,将他(tā)从对万峰湖往昔与今朝的联想中拉回现实。他不禁喃喃自语:“上岸转产的老百姓,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味啊!”
在焕然一新的万峰湖边(húbiān),人们正用勤劳与智慧续写着新的故事,未来,万峰湖也必将在守护与发展中绽放(zhànfàng)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贵州(guìzhōu)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钱星星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